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公示

时间:2021-07-27 来源:广东文明网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道德典型,弘扬传统美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评选活动。经各地各部门推荐、专家评审,评出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79名。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现将候选人名单及简要事迹(附后)在广东文明网和“文明广东”微信上予以公示,听取公众意见。 

  公示时间为2021年7月16日至8月1日。请广大群众以来函来电的形式实事求是地反映入选者的情况和问题。

  联系人:许思琪,电话:020-87185241,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合群三马路省委大院内省文明办,邮编:510082,邮箱:gdswmb@126.com

  附件1: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公示名单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7月26日

    附件1:

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名单

  一、助人为乐(21名)

  1.张  阳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职员

  2.陈秀娟    广州血液中心志愿者

  3.陈晓霞    广州市国资委法规处处长

  4.吴道杰    广州市南沙区海事处一级行政执法员

  5.李加联    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对外合作编辑室副主任

  6.魏艳萍    深圳市福田区义工联理事长

  7.柯志雄    汕头市阳光热线创办人

  8.黄伍根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根叔工作室负责人

  9.林炜坤    佛山市青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

  10.梁思敏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一心志愿者协会会长

  11.马磊磊   河源海关预警科科长

  12.严满凤   梅州市五华县志愿者联合会会长

  13.张贵花   惠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大队长

  14.路小轩   惠州大亚湾区蓝色海湾公益协会会长

  15.黄晓聪   江门台山市阳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总干事

  16.黄秀芬   阳江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

  17.周运林   阳江市林巧中华家庭志愿服务中心主任

  18.萧伟权   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法院庭长

  19.李华松   茂名市茂南区教育局体卫艺股副股长

  20.冯耀帅   肇庆市怀集县坳仔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办事员

  21.陈玩兰   潮州市新桥社区新泰里小区党支部书记

  二、见义勇为(3名)

  22.曹锦辉   广东成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测员

  23.刘新福   韶关乐昌市第四中学教师

  24.罗于人   河源市龙川县公安局警察训练大队辅警

  三、诚实守信(1名)

  25.陈兆年   珠江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四、敬业奉献(44名)

  26.陈长发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

  27.【叶  雄】   广东省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28.唐远平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副主任

  29.桑  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30.程远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31.林定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骨科主任

  32.戴维列   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所长

  33.骆伟建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华祥龙”轮总监

  34.詹  雯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小学校长

  35.陈光荣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中学教师

  36.黄海漩   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

  37.王甘露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普通外科二病区副主任

  38.李双双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研究技术经理

  39.仇志杰   佛山市高明区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副主任

  40.余俊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研究员

  41.何文胜   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中社村村民小组组长

  42.黄  宁   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松种养专业合作社销售与推广经理

  43.李雪锋   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44.宋思泉   梅州市蕉岭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

  45.高东斌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运行七部生产监督

  46.苏  超   隆发鞋业(惠州)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47.王晓怀   汕尾市消防救援支队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三级指挥长

  48.彭松柏   东莞市沙田镇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

  49.林德全   中山市坦洲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

  50.梁东孝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51.张松坚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法院大泽人民法院副庭长

  52.李博业   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副科长

  53.周敦荣   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54.冉荣华   湛江市总工会职工维权与服务部部长

  55.李树芳   茂名市消防救援支队站北六路特勤站代理站长助理

  56.孙  铁   茂名石化港口分部海上作业队主任技师、班长

  57.林秋怡   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技术员

  58.徐剑锋   肇庆市德庆泰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动力车间主任

  59.盘伟岚   肇庆市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高级兽医师

  60.朱秀云   肇庆市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校长

  61.张建华   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校长

  62.庞志雄   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

  63.徐秀英   清远市人民检察院工会副主席、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

  64.黄智勇   清远市公安局教导员

  65.郭连波   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站长助理

  66.周国辉   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百加消防救援站站长

  67.陈燕红   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村委会主任

  68.林礼腾   广东全福陶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69.徐名伟   揭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五、孝老爱亲(10名)

  70.廖晓瑜   广州市执信中学教师

  71.庄  杰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越秀区税务局二级主办

  72.王燕玲   广州市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级主任科员

  73.王  珊   广州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

  74.柯  国   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桂花社区居民

  75.邹艳玲   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汕湛分公司厨工

  76.林桂泉   梅州市平远县东石镇东汶村村民

  77.林奕彤   汕尾市汇通教育实业有限公司业务员

  78.梁锦花   江门恩平市那吉镇圩镇社区居民

  79.高妙娟   潮州市饶平县大门坑村村民

  

    附件2:

  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候选人简要事迹 

  一、助人为乐(21名)

  1.张阳,女,1979年11月生,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职员。

  自1997年起第一次接触无偿献血,张阳至今已坚持献血24年,累计献血36次,献血量11600毫升。每次收到血站发出的救助信息,张阳都义无反顾地步入采血室,登记、填表、化验、献血。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生命,她不管多忙,总是坚持每年至少献血1次,每次至少捐献400毫升血液。多年来,张阳不仅自己自己献血,还带动家人和同事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她的父母、表弟、表妹等早在10多年前就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张阳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广东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广州好人”等称号。

  2.陈秀娟,女,1957年5月生,广州血液中心志愿者。

  2003年,陈秀娟注册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坚持参与志愿服务18年,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3万小时。2005年,她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此后她坚持每年捐献全血两次,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无偿献血。她全身心投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认真学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科普知识,配合采集血样、登记入库、资料整理、捐献陪伴、高校宣讲、运送造血干细胞,样样做得一丝不苟、毫不懈怠。她陪护超过250名捐献者采集造血干细胞,连续4年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嘉许。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陈秀娟接到去往武汉中心医院取运造血干细胞的任务,她不顾自身安危,一面耐心说服家人,一面做足防范准备,毅然前往武汉中心医院,顺利完成运送任务,成功让一名患者重获新生。

  陈秀娟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广东省志愿服务金奖”“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广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广州好人”等称号。

  3.陈晓霞,女,1974年2月生,广州市国资委法规处处长。

  陈晓霞在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事业,个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近1万小时,18年来服务108个社区(村社),开展20多个公益项目,带动1.1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惠及7.2万人次。2003年,陈晓霞自发自费19万元牵头发起关爱特殊群体的志愿帮扶项目,累计筹款70余万元,创办“特群之家”,打造180人的“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伍,8年来累计开展应急救护、心理疏导、家居微改造、特教课堂、送教上门等志愿服务活动1810场次。她还积极链接爱心企业,帮助40多名特殊儿童及单亲妈妈等特殊群体解决灵活就业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组织队员参与40多个社区群防群控志愿服务工作,带头捐赠并筹资6万元用于购买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物资及生活物资,为全市70多个社区的特殊群体送上“暖心包”,提供便民服务450余次。

  陈晓霞荣获“广东优秀战疫志愿服务典型”“广东省志愿服务银奖”“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4.吴道杰,男,1991年10月生,广州市南沙区海事处一级行政执法员。

  2010年吴道杰开始参与志愿服务,11年来,他组织或参与环保宣教、疫情防控、创文交通引导、全国人口普查等志愿活动近700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8000多小时。2014年至2017年,吴道杰参加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并担任服务队队长,他筹措项目资金25万余元,开展公益行动惠及群众上万人次。2015年至2019年,他连续5年入选广西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宣讲团,参加宣讲活动30余场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吴道杰第一时间加入社区在职党员疫情防控志愿队,协助开展防疫知识宣传、站点测温等工作。同时他作为骨干投入为疫区筹集紧急物资支援行动,并先后参与“抗击疫情从心开始”大型线上心理抗疫行动等线上战疫活动10多项,可记录志愿服务时长326小时。

  吴道杰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州市最美志愿者”“广东志愿服务金奖”“广西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5.李加联,男,1973年11月生,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对外合作编辑室副主任。

  李加联的邻居陈伯是一名独居老人,2009年,陈伯不幸罹患脑梗、脑出血住院救治,李加联每天前往医院照顾陈伯,两个月的来回奔波,让李加联本就瘦小的身子整整瘦了10斤。陈伯出院后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从那时起,李加联一有时间就往陈伯家跑,协助护工喂饭、喂水、排便护理,每天中午、晚上都帮陈伯按摩,常说笑话逗他开心。陈伯害怕孤单,李加联索性就搬过来和陈伯住同屋、睡同床,每晚还起床几次帮陈伯翻身拍背、换尿袋、喂水,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陈伯。李加联对陈伯的照顾持续了10年,直至2019年底陈伯离世。2020年初,小区57岁的阿荣突发脑梗导致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李加联再次伸出援手,每天中午、晚上都为阿荣按摩,帮助他回复肢体功能。多年来,李加联还坚持无偿献血数十次。

  李加联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6.魏艳萍,女,1969年1月生,深圳市福田区义工联理事长。

  魏艳萍自2000年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1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万多小时。加入福田区义工联之后,在活动繁忙时期,魏艳萍经常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在沙发上休息几小时后又投入工作。在她的带领下,福田区义工联从最初没有服务小组,发展到现在有20多个直属义工服务组、注册义工20多万人,从原来只服务于皇岗口岸扩展到服务福利中心、救助站、残疾人康复站、红树林保护区等多个场所,还创立了残疾人服务、老人服务、病人服务、环保服务等20多个志愿服务品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福田区义工联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青年中医志愿者,主动前往复工企业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为企业员工带去“防感汤”,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得知血库告急后,志愿者团队又立即组织72人成功献血25500毫升,以实际行动为爱逆行。

  魏艳萍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7.柯志雄,男,1960年3月生,汕头市阳光热线创办人。

  柯志雄是汕头经济特区报社退休干部,18年来,他致力于投身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其压力、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1.3万小时。据不完全统计,阳光热线开通18年来,接受电话咨询数万次, 共挽救473个有轻生倾向的求助人,阻止47宗青少年犯罪,柯志雄还及时说服多个意图行凶杀人的求助人,有效防范了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2013年6月25日, 一名因常年赌博欠下高利贷的青年,打骂妻儿迁怒妻子家人,意图用汽油烧死妻子全家及他人后再自杀,好在其行凶前致电阳光热线,经柯志雄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该青年打消了这个念头,并表示要戒赌,努力赚钱还掉债务。目前,阳光热线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团队共有60多人,免费为每一名需要心理咨询的青少年提供服务。

  柯志雄荣获“广东志愿服务金奖”“广东省最美志愿者”“汕头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8.黄伍根,男,1951年1月生,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根叔工作室负责人。

  1966年,年仅15岁的黄伍根在河涌发现有小孩溺水,他立即跳入水中成功把小孩救起。此后,他坚持助人为乐,把帮助街坊邻里解决困难、照顾患病独居老人、探访慰问困难家庭当作是自己的日常。他14年如一日帮助一对生活无法自理的高龄姐妹洗菜做饭、清洁卫生、逐渐恢复自理能力;他连续5年每天到一名癌症晚期的低保困难户家中,帮助搞清洁、洗漱、吃药。2017年,黄伍根成立“根叔工作室”和“根叔志愿服务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黄伍根带领志愿服务队与社区干部和网格员一起,逐户上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调查,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目前,“根叔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70多人,每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8000多小时,服务辖区居民超过11万人次。

  黄伍根荣获“佛山好人”“佛山市五星级义工”等称号。

  9.林炜坤,男,1995年11月生,佛山市青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

  2011年,年仅16岁的林炜坤加入志愿者行列,至今已从事志愿服务近10年,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500小时,还影响带动身边一批朋友和亲人加入志愿者行列,成为志愿者队伍的领头人。他先后参与多项志愿服务活动,春节期间到佛山祖庙景点疏导人流、提供旅游咨询,每年为石湾妇联普惠慈善晚会提供活动保障以及工作指引,为佛山50公里徒步活动保驾护航,为佛山CBA篮球赛、镇街篮球赛等公益赛事提供活动保障。2020年1月,林炜坤所在社区发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正在外地旅游的他连夜赶回社区,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母子齐上阵,协助开展社区管控、测量体温、培训志愿者和居民宣导等工作。

  林炜坤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广东省优秀战疫志愿服务典型”等称号。

  10.梁思敏,女,1969年8月生,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一心志愿者协会会长。

  梁思敏1999年加入大良义工协会,2009年其放弃银行的工作,成为了0元年薪的全职义工。22年来,她为老人、残疾人、妇女等多个群体提供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1.2万多小时。她带领团队打造出7个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1800场、志愿服务培训126场,培训志愿者超过4700人次,团队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万小时,吸引了900多人加入协会。梁思敏8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社区孤寡老人郑婆婆,她在工作之余带领志愿者到老人家里谈心、打扫卫生,给老人送食物和生活用品,为老人申请经费修补漏水的房子,来回接送老人住院就医,直至郑婆婆去世。

  梁思敏荣获“第七届广东志愿服务金奖”“广东省最美志愿者”“佛山市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11.马磊磊,男,1989年2月生,河源海关预警科科长。

  2008年,马磊磊开始投入志愿服务,利用课余时间在青岛市著名文化旅游景点为游客讲解、提供帮助。13年来,他陆续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2009年全国运动会等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在比赛现场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帮助。工作以后马磊磊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2016年,他当选为河源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队长,组织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特殊儿童,慰问开国老战士,绿色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其发起的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荣获河源市首届青年公益项目创新大赛优秀公益项目奖、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服务队先后荣获省级荣誉4项,地市级荣誉28项。

  马磊磊荣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称号。

  12.严满凤,女,1973年10月生,梅州市五华县志愿者联合会会长。

  严满凤自2012年加入五华县志愿者联合会以来,累计捐资30多万元用于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2011 年,了解到一贫困户家中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双目失明、父亲年老多病、经济来源全靠一份低保救助的情况后,严满凤便逢年过节购置家具用品、米油等食品上门看望,累计帮扶资金6万多元。2015年,得知一名乳腺癌患者因病需长期依靠药物治疗,导致家庭陷入贫困,她于是长期对其进行药品、物质帮扶。严满凤还长期关爱贫困学生、特殊家庭,每逢六一、元旦、中秋、春节等节日,她常常组织志愿者带上慰问礼品到五华县儿童福利院开展慰问活动,与孤儿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动手包饺子,为他们送上关怀与温暖。

  严满凤家庭获评“广东省百户最美家庭”“梅州市十大最美家庭”。

  13.张贵花,女,1963年10月生,惠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大队长。

  张贵花退休前曾任惠州市中心血站血源管理科外采组组长、采血护师,2013年退休后,担任惠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大队长。2002年2月,张贵花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30多次,献血量达1万多毫升。同时,她还动员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参加无偿献血,丈夫在她的带动下,献血量也超过了8000毫升。早在2000年初,她就加入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做起了全职志愿者,志愿服务总时长达3000多小时。

  张贵花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惠州市志愿服务五星奖”“惠州好人”等称号。

  14.路小轩,女,1971年5月生,惠州大亚湾区蓝色海湾公益协会会长。

  路小轩2017年注册成为志愿者,4年来,只要有空余时间,她就到学校、敬老院等地看望慰问残疾儿童和老人,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400小时。为更好地开展海洋环保工作,路小轩牵头与几名志愿者成立大亚湾区蓝色海湾公益协会。她主动带领队员开展徒步调查工作,用脚步丈量了保护区内240多公里海岸带,深入了解大亚湾保护区内海岸带利用现状。她组织志愿者每年定期在惠州海域设立的6个海滩垃圾监测点顶着烈日、蹲守海滩开展监测活动,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治理海洋垃圾数据。在路小轩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伍由3支发展到8支,志愿者达400多人,服务队服务总时长超过2万小时。她发起开展的“守护海岸线”监测项目,荣获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路小轩荣获“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东省生态环保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15.黄晓聪,女,1971年6月生,江门台山市阳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总干事。

  黄晓聪于2008年加入台山市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队,参与策划和组织公益活动达300多场,受益对象达3万人次,服务足迹遍布山区、乡村和城镇。她还带动了50个亲子义工家庭、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2008年,黄晓聪在一次下乡志愿服务时遇到了一个极度贫困的单亲家庭,妈妈患地中海贫血,儿子小源是个多重残疾脑瘫孩子,女儿小玉还处于读书阶段。黄晓聪跟家人商量后决定资助小玉读书,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2017年、2019年,小源妈妈两次因严重贫血病倒,黄晓聪帮其垫付住院费并与家人在院照顾,还主动包揽了其家里的所有农活。黄晓聪还长期资助贫困学童小海,小海的母亲阿香因患有精神障碍,生活无法自理,她经过多番努力,帮助阿香住进医院接受治疗,并为其争取多项福利。此后,她为多个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服务。

  黄晓聪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广东省最美家庭”称号。

  16.黄秀芬,女,1972年7月生,阳江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

  黄秀芬从2008年开始无偿献血,她10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全家和身边的亲戚朋友一起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2009年6月,阳江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黄秀芬义无返顾地担任起队长的重任。从那时起,黄秀芬的生活状态便一直是白天打两份工,晚上到广场宣传无偿献血,经常忙到晚上11时才回家,每次遇上急难用血求助,她总是第一个挽起袖子献血。13年来,黄秀芬累计献血量近5000 毫升,志愿服务总时长达6000多小时;儿子在她的影响下累计献血6600毫升,并多次捐献血小板。她还发动了25个集体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动员献血人数达1500多人,动员1800名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固定志愿队员也从建队初期的35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

  黄秀芬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五星奖”“广东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五星奖”“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17.周运林,女,1962年10月生,阳江市林巧中华家庭志愿服务中心主任。

  周运林从2008年3月正式成为阳江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志愿者,连续13年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助学、禁毒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机关单位、中小学、社区、农村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242场,小组活动415次,累计服务约9.7万人次,累计服务时数达到6000多小时。周运林还把个人手机号码作为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热线,随时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她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带领家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成立了林巧中华家庭志愿服务中心。在她的影响下,从8岁的侄女到80岁的老母亲都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中心的志愿者人数也由5名发展到145名。她积极参与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24小时不间断在线接听热线,一对一个案辅导,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讲座18场,累计服务1000多人次。

  周运林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阳江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18.萧伟权,男,1973年1月生,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法院庭长。

  茂名市义工团成立于2005年,作为团队负责人之一,萧伟权16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利用节假日与团友多次策划开展大型公益活动为灾区筹款,先后开展了关爱孤儿、关爱弱势群体、无偿献血、创文创卫等志愿服务活动,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达7300小时。多年来,萧伟权和团队共资助20多名孤儿顺利完成学业,帮助2户住在危房的孤儿重建新房。他带领团队志愿者坚持每晚到茂南区福利院对在校小朋友们进行作业辅导,每逢节日还为福利院的小朋友送去礼品,开展游戏活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萧伟权积极引导一批受疫情影响而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进行和解协商,推动企业迅速复工复产。

  萧伟权荣获“广东志愿服务银奖”“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东省法院先进个人”等称号。

  19.李华松,男,1991年3月生,茂名市茂南区教育局体卫艺股副股长。

  李华松2012年就读华中师范大学期间便开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2017年,他加入盲人跑团,义务担任教练员及陪跑员,负责视障跑友日常训练。为更好帮助视障跑友,他成立了室内核心力量、体能训练室,结合路跑练习让视障跑友们得到更加系统的训练,提高运动能力,同时避免运动损伤。此外,他还担任茂名爱心残疾人培训学校志愿者老师,负责盲人学生的力量、体能训练。目前,李华松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600多场,担任志愿者教师授课350多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700小时,并帮助3位参加训练的视障朋友顺利完成了全程马拉松。

  李华松荣获“广东省最美志愿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湖北省‘崇义友善’好青年”“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20.冯耀帅,男,1996年6月生,肇庆市怀集县坳仔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办事员。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冯耀帅迅速组织发动家乡村里的青年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带头值守村口防止人员进出流动,统筹安排值守人员进行24小时三班倒轮换,白天还带领志愿服务小分队到各家各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村民不聚众、不聚餐、不串门,提高防范意识。2020年1月,村中有位老人病逝,其家属本打算举行隆重的送殡仪式,冯耀帅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村里两名青年找到逝者家属,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当前疫情的严峻性,说服家属办丧从简,防止因聚集可能造成的疫病传播风险。冯耀帅还主动请缨,与村干部、村医一起进村入户进行疫情防控排查工作。2020年7月,冯耀帅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通过选拔后,成为了“三支一扶”志愿队伍中的一员。

  冯耀帅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21.陈玩兰,女,1934年11月生,潮州市新桥社区新泰里小区党支部书记。

  2008年,退休后的陈玩兰召集几位热心邻居,成立了新泰里小区业主委员会,改善了小区卫生脏乱、管理缺失的状况。2020年,拥有65年党龄的陈玩兰在新泰里小区成立潮州市首个小区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玩兰不惧高龄、不怕传染风险,带领小区党支部成员坚守小区抗疫一线,新泰里小区成为潮州首个自发组织参与防疫阻击战的小区。此外,陈玩兰还在小区组织安装消防灭火器,设置免费“便民充电处”,开展消防急救知识宣讲,提高社区居民火灾防控意识,保障小区消防安全。她组织成立了3支志愿服务队,助力潮州“创文创卫”工作;创办潮州市第一家婚姻介绍所,至今成功为社区148对青年男女找到真爱;成立社区曲艺队,定期召集戏曲器乐爱好者互相交流,弘扬潮汕传统戏曲文化,丰富社区中老年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陈玩兰的示范带动下,小区环境更加整洁有序,社区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陈玩兰荣获“广东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潮州好人”等称号。

  二、见义勇为(3名)

  22.曹锦辉,男,1985年11月生,广东成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测员。

  2020年10月23日晚上9时许,曹锦辉与同事三人在经过佛山顺德杏坛新涌大桥时,发现一男子驾驶着摩托车撞上大桥护栏后意外坠河。曹锦辉与同事立即靠边停车观察情况并打120求助。深秋夜晚的河水冰冷湍急,事发地点周围一片漆黑,曹锦辉不顾自身安全,跨过护栏跳到限高架平台,从限高架平台上直接跳进河里救人。此时,坠河男子已被河水淹没,曹锦辉几番潜入水中才找到该名男子把他拖到岸边,并立即用平常所学的急救知识对呼吸极为微弱的男子进行急救,将其腹部的水挤压排出,直至该名男子的呼吸恢复正常。随后,在同事和群众的帮助下,疲惫不堪的曹锦辉把男子撑扶上岸,等待120救护车到达现场。

  曹锦辉荣获“佛山好人”称号。

  23.刘新福,男,1968年12月生,韶关乐昌市第四中学教师。

  2020年12月3日晚6时许,刘新福沿着武江堤正往乐昌市竹林公园方向散步,途经江边的一个码头时,突然听到有人呼喊救命。刘新福循声望去,发现江中有人在挣扎,头已经完全没入水中。刘新福一边拨打110,一边飞速跑向河边,匆忙脱掉身上的衣服便跳入寒冬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夜晚灯光昏暗,在眼镜掉落、视力受限的情况下,刘新福奋力游到落水者左后侧,一把抓住落水者,竭尽全力将其拖到岸边。他抱着不省人事的落水者踉踉跄跄地走上码头,并立即进行急救,帮助落水者恢复呼吸和心跳。在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刘新福悄然离开。这并非刘新福第一次救人,早在26年前,刘新福曾救助过一名因被偷了钱包而滞留在韶关的异乡人,为其募捐,使男子得以顺利返乡。

  刘新福荣获“韶关好人”称号。

  24.罗于人,男,1993年8月生,河源市龙川县公安局警察训练大队辅警。

  2021年1月2日中午11时许,正在休假的罗于人买菜回家经过沿江东岸,发现有一名小女孩在东江溺水,随江水浮沉越漂越远,情况十分危急。罗于人一边让路人拨打110报警求助,一边把口袋里的手机一扔,顾不上脱衣服就跳下江救人。罗于人在寒冬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奋力游到小女孩身旁后,立刻拖着小女孩艰难地往回游,游到离岸边还有五六米处时已感觉体力不支,但他仍咬紧牙关坚持游到岸边,最后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才回到岸上。此时小女孩瞳孔已经放大、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发黑。罗于人立刻对小女孩进行急救,直到小女孩恢复意识、脱离生命危险后,罗于人才默默离开了现场。

  罗于人荣获“龙川好人”称号。

  三、诚实守信(1名)

  25.陈兆年,女,1977年3月生,珠江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陈兆年留学归国后扎根珠江钢管集团,将诚信立身、实业报国作为自己的信念。日本某合作公司之前一直提供原材料给珠江钢管,但因竞标同一个项目未中标后,就停止为珠江钢管供应原材料。当时珠江钢管已经与中海油签订了供货合同,为如期履约,陈兆年想尽办法,先后辗转比利时、韩国等国,终于找到了符合条件的进口钢材,最终准时交货,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但仅购买原材料一项,珠江钢管就多花了1亿多元。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企业停产,为保障员工的权益,陈兆年坚持3000名员工不减员、不减薪,对居家隔离防疫的员工全额发放工资。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成本陡升、产品交付难度剧增,陈兆年与一线员工一起艰苦奋战,在2020年3月如期为某项目供冷系统工程提供优质保温管,为此增加成本100多万元。

  陈兆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其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广州市十大最美慈善家庭”等称号。

  四、敬业奉献(44名)

  26.陈长发,男,1964年7月生,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

  2016年,陈长发担任化州市中垌镇公居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5年来,他心系贫困户,为贫困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百余件。看到24户贫困户住在危房中,他发动贫困户亲友借款帮扶、村民带资帮建、建筑师傅出工出力助建,在2017年底帮助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放心房。在他的帮扶下,33名贫困村民成为铁路工人。由于长期劳累,陈长发曾病倒住院,一出院又马不停蹄赶往公居村投入工作。在广铁集团资助下,陈长发帮助公居村建设打造路灯、桥梁、文化广场、小学校园、文化园、活动室、农村监控等33项扶贫民心工程,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陈长发带领村民种植中药牛大力,种植规模达360亩。他还推进消费扶贫,开展山货出村扶贫行动、电商扶贫行动、“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活动、铁路人“到村购、助力购”采购直销活动,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

  陈长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等称号。

  27.【叶雄】,男,1981年4月生,广东省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叶雄从医13年,一直奋战在临床第一线,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挽救患者性命。有一名患者做完肺部手术后,晚上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在时间紧急无法拍片确诊的情况下,他冒着临床判断可能存在失误的风险,当机立断组织抢救,徒手为患者扩开引流管,使患者转危为安。2017年,叶雄开始主刀,为提高手术水平,他申请去心脏大血管外科学习了半年,后又主动请缨进修肺移植技术。叶雄曾在手术过程中胆囊炎发作,休息片刻后又坚持继续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才去就医。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叶雄第一时间报名支援医生紧缺的发热门诊,直到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才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2021年1月,叶雄完成5台手术,因病猝然离世,享年39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叶雄依然在关心自己刚做完手术不久的5名患者的恢复情况。

  28.唐远平,男,1978年8月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副主任。

  唐远平扎根儿科临床一线20年,专注儿科危重症与呼吸内镜介入诊疗技术,积极探索将最新技术应用于疑难复杂危重症患儿救治,独立操作或指导小儿支气管镜检查6000余例。2015年8月,唐远平参与援疆工作,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组建了南疆第一、新疆第二的小儿支气管镜技术团队,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新流程80余项。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曾参与抗击“非典”、手足口病疫情的唐远平毅然报名援鄂,担任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省妇幼分队队长,赴武汉汉口医院支援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在援鄂抗疫的54天里,他每天忙碌奔波18个小时。唐远平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出早期肺康复治疗与训练手段,帮助患者康复;他参与《中国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术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期间诊疗建议(试行)》的编写工作,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指导。

  唐远平荣获“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广东省十大最美志愿者”“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州好人”“第八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等称号。

  29.桑岭,男,1981年2月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3日,桑岭作为钟南山院士团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核心成员、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救援队成员,毅然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展重症监护病房的救治工作,成为最早在武汉参与救治的广东医生。面对“缺兵少将”、缺乏医疗物资等重重困难,桑岭迎难而上,他连续奋战50余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带领团队共诊治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近70例,其中9例患者成功拔管,约30例危重症患者转出ICU。他白天在病房抢救病人、查看患者情况,晚上回到房间及时总结临床救治经验,与钟南山院士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治疗指南的制定及修订,让全国一线的医务人员有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指引,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贡献。

  桑岭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30.程远雄,男,1964年2月生,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程远雄数次请战,于2月21日带领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33名队员奔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得知协和西院ICU告急,程远雄主动请战,率领22名队员紧急支援。由于该病区收治的绝大多数都是依靠呼吸机、ECOM、CRRT等设备支持生命的极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救治任务极为繁重。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气道开放、插管、穿刺、固定深静脉导管等危险的医疗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医护人员感染。他组织开展严格的防护培训考核,在出色地完成抢救任务的同时,确保队员零感染。完成协和西院ICU支援任务后,程远雄又带领医疗队与兄弟单位一道接管雷神山医院ICU。在武汉连续奋战50多天,程远雄带领医疗队以精湛的技术、贴心的服务救治了82例患者。他还挤出时间开展了20余次网络直播,提供疫情防控知识和健康科普服务,使国内外数百万民众获益。

  程远雄获广州军区武汉总院“三等功”,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31.林定坤,男,1964年2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骨科主任。

  林定坤不仅精于骨科手术,还擅长使用中医“组合拳”治疗骨伤科疑难重症,在30多年的临床生涯中,他为数千例疑难重症患者解除了病痛。2017年,“林定坤名医工作室”落户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架起了粤蒙医疗合作的一座桥梁。3年多来,林定坤带领名医工作室专家团队共前往鄂温克旗开展义务健康帮扶27次、门诊2326人次、手术215台次、义诊228人次,为当地带去中医“组合拳”方案、“治养一体化”方案与先进手术技术。他还在当地举办全国学术活动1次、各类讲座14次、实操培训10次,指导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进行了15项医疗技术创新开展。在了解到牧区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后,林定坤发动社会力量成立“林定坤名医工作室基金”,募集善款总计140万元,对有需求的贫困民众进行资助。林定坤的事迹获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最佳案例”。

  林定坤荣获“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好医生”“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32.戴维列,男,1965年1月生,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所长。

  戴维列是全国知名的刑事技术专家,投身刑事技术工作32年,一直奋战在刑事科研及现场勘查第一线。他长期带领科研团队在化验、检验等领域开展研究,团队参与或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攻关56项,成果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5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重特大案件、有一定风险的案件现场,他坚持到场指挥勘验,带领刑事技术人员用检验鉴定技术侦破了一大批有社会影响的案件。他组织团队历经10多年系列研究,在硅藻的富集方法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水中腐败尸体死因无法鉴定的重大难题,研究成果领先国际,先后协助全国22个省检案400余宗。为了摸清某麻醉药物在人体内的反应、代谢规律,戴维列不顾药物对身体的损伤,主动多次服用药物开展实验,最终成功建立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模型,为全国公安机关成功侦破此类案件提供了关键支撑。因长期与有毒物质接触,戴维列患上恶性淋巴瘤,治疗期间不顾病情恶化的风险,身体稍有好转便返回岗位,继续从事刑事科研、现场勘查等工作。

  戴维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机关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楷模”“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3.骆伟建,男,1979年7月生,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华祥龙”轮总监。

  骆伟建于2001年入职广州打捞局,参加工作20年来,他多次参加海上救援、抢险打捞、国家海洋维权、海洋石油施工、海上风电能源建设、海底隧道安装、超重大物件拉移等项目。2020年,他主持救捞系统首艘插桩式抢险打捞工程船“华祥龙”号的监造、接船及出厂后的一切施工项目。他带领“华祥龙”轮上130多名施工人员,共累计完成各类海上型号风机台数达55台,其中完成5.5MW风机32台,6.45MW风机23台。他每次都在船舶的出入港、降船移位、升船压桩、风叶轮高空对接等关键施工节点的一线亲自督战,曾3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值守现场指挥岗位,一直坚持到该项作业计划结束。为方便能第一时间处理应急事情,保证船舶的安全生产和施工顺利,他保持着肩上的两台对讲机24小时随时开通。2021年,骆伟建带领的“华祥龙”集体荣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骆伟建荣获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救捞勇士”称号。

  34.詹雯,女,1975年8月生,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小学校长。

  詹雯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参加工作以来历经3省、11间学校多个岗位的锻炼。2017年,她积极响应号召前往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支教,原定支教3个月,后主动申请延期3年。支教期间,詹雯一年内跑遍了纳雍29个乡镇300多所学校,探索出教育帮扶“六个三”模式。她促成纳雍县72所中小学幼儿园和广州市天河区59所学校签约结对,组织开展校际交流达1.3万人次;促成华南师范大学研发的首间AI人工智+教师能力提升实验室落地纳雍,打造了9间“梦想教室”;组织纳雍县118名教育后备干部到广州市天河区挂职跟岗学习,组织55名贫困优秀学生到广州研学;开展各项教育培训56场,培训人员达9000多人次;引进社会捐赠财物折合人民币达1385.83万元,牵线爱心人士资助50名优秀贫困学生直至大学毕业。在詹雯和组团帮扶教师的努力下,纳雍县第四中学、纳雍县第五中学在2019年、2020年高考本科率都提升了10%以上,有力推动了当地教育发展。

  詹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贵州省三八红旗手”“2020感动广州最美教师”“贵州好人”“广州好人”等称号。

  35.陈光荣,男,1962年12月生,广州市南沙区黄阁中学教师。

  陈光荣从事教学工作36年,他勇于创新,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改革探索,编写著作《信息时代怎样教语文》荣获广州市教学成果奖,并作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学的典范,向全省、全国推广应用。他长期担任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坊主持人和课程督学,培训骨干教师3000多人次。2018年,陈光荣到西部挂职支教,他积极承担教师培训工作,在贵州省龙里县开展巡回教师培训讲座12场,培训教师2400多人次。他协调组织贵州省龙里县、贵定县与南沙区教师开展教育交流活动,实现了“一对一”教育帮扶学校全覆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光荣还主动承担在线培训教师的任务,开设线上课程指导教师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陈光荣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东最美教师”“广州好人”等称号。

  36.黄海漩,男,1981年9月生,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

  2019年5月,黄海漩主动报名到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镇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驻村的第一个月,他就走遍了全村的36户贫困户,了解他们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中遇到的难题,并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精准扶贫方案。他积极探索扶贫模式,帮助镇山村投入资金330万元用于资产性收益扶贫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6.6万元,贫困户每人增收 1612 元。为解决镇山村农产品销路问题,黄海漩积极协调深圳技术大学开展消费扶贫。一年来,帮扶单位直接向镇山村购买大米、香菇、黄酒等扶贫产品50万元。2020年,该村贫困户36户130人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并脱贫退出,贫困村如期出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黄海漩坚守村庄抗疫一线,得知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缺少平板电脑,无法上网课,他几经周折帮助全部33名贫困家庭子女配备了用于学习的平板电脑,解决孩子们的燃眉之急。

  黄海漩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37.王甘露,男,1972年7月生,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普通外科二病区副主任。

  自2018年9月起,王甘露作为深圳市派驻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的医疗专家,全身心投入察隅县的医疗改革工作中。援藏两年多来,他巡回诊疗的足迹遍布察隅县各地,为深度贫困家庭、智障人士、残疾人及军人无偿提供各类救助与医疗服务3500余人次,完成各种复杂高难度手术100余台,主持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160余次。在他的领导下,察隅县人民医院无一例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抢救危急重症病人36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0%;年平均手术量在320台以上,其中疑难复杂手术近50余台,成为西藏自治区县级医院学习的标杆与典范。为解决偏远山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王甘露搭建了县域内智慧医疗与健康平台,借助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的“5G+互联网”医疗优势,打通“村医务室-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的四级远程会诊渠道,累计会诊病人近300人次、疑难危重症42人次、心电诊断6047人次、影像诊断1.8万人次,实现偏远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通过视频就能够“看好病、买上药”,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王甘露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38.李双双,女,1984年8月生,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研究技术经理。

  李双双200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众多医疗外企抛出的橄榄枝和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择扎根深圳,10多年来带领团队先后主导多项医用超声成像前沿技术的研发工作,获得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科学技术奖项,为我国民族医疗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截至2020年底,以李双双作为主要发明人已申请国内外专利100余项,相关创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临床,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其主导的高端弹性成像技术及产品,历经5年成百上千次的实验,终于攻克了关键技术难点,经临床证实对乳腺癌、肝硬化等重大疾病的辅助诊断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提升此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李双双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全国杰出工程师青年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称号和奖励。

  39.仇志杰,男,1980年12月生,佛山市高明区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副主任。

  仇志杰自2003年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及检验工作,18年来和同事共计抽样及检测的样品数超过15万份。他对常用的农残检测方法进行优化,使每个样品检测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使每批次蔬果样品的检测周期由5天缩减至2天,2018年他摸索出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将20种兽药残留检测时间和成本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检验的效率,高明区农产品合格率也由2004年的93.6%上升至如今的99.9%。作为农产品检测工作的先行者,仇志杰对其他检验员言传身教,毫无保留。2019年,他参与农产品检测技能竞赛佛山选手的培训工作,培养了全国技术能手黄梅花等一批优秀检验检测人才。2019年年底,仇志杰主动申请到新疆伽师县参与援疆工作,对该县检测中心技术人员及“双认证”工作进行“传帮带”。

  仇志杰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佛山好人”“佛山市技术能手”等称号。

  40.余俊渠,男,1972年8月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研究员。

  2014年底,余俊渠在广东省内率先启动建设“易班”平台,打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2016年至今,他先后承建广东高校“易班”发展中心、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协助广东省教育厅承办第一至第五届广东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培育了一批优秀网络原创文化作品。经过6年多的建设,目前广东省共有141所高校、218万师生进驻“易班”,在全国排名前列。近5年,余俊渠发表论文23篇,其中独撰CSSCI来源期刊7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篇、中国社科学报文章2篇,独撰专著1部;主持国家、省市级项目16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余俊渠指导各学院组织开展4800多间学生宿舍卫生清理工作,划定医学健康观察室,带领支部党员及数百名辅导员全力做好2万多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学生工作部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学雷锋示范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余俊渠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41.何文胜,男,1960年8月生,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中社村村民小组组长。

  2017年7月,中社村村民自发推选在外经商的何文胜回乡任职村民小组组长。他放弃了年赚百万的公司业务,回到中社村投入振兴乡村的事业之中。何文胜结合自身城市建筑经验,提出乡村规划的整体布局和提升理念,带头组织实施环村道路、村心公园、村史馆、知青馆、文化长廊、红色驿站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工程。2019年4月,何文胜牵头成立了佛山市和中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借力白坭镇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融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宣传方式推介中社村的葡萄和其他农产品。在他的带领下,葡萄园总产值达到500万元,是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的5倍多。何文胜受邀参与录制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等单位联合制作的《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专题片,通过央视、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平台播放,向全国推介中社乡村基层治理经验。

  何文胜荣获“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佛山好人”等称号。

  42.黄宁,女,1988年6月生,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松种养专业合作社销售与推广经理。

  2012年,黄宁夫妻放弃上海的工作,带着家人回到老家东源县双江镇建立了3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创业初期,黄宁克服了缺乏人手、资金、技术和暴雨灾害等困难,研究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申请了5项专利,成功培植出甜脆爽口的葡萄,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为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共同富裕,黄宁再建了一个百亩葡萄种植基地,吸收100多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并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培训,推广葡萄种植技术,带动周边20多个种植户种植葡萄,面积达800多亩,解决了20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问题,间接带动上千名农民增收,使该镇成为南粤古驿道中的乡村旅游热点。合作社在黄宁的带领下,荣获“国家级示范社”“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项目示范点”“河源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广东省致富领航人”等多项荣誉。

  黄宁荣获“广东省百名最美乡村女能手”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广东省文明家庭”“广东省十大最美家庭”。

  43.李雪锋,男,1981年7月生,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2019年4月,李雪锋放弃在市级医院的工作,回到家乡担任丰顺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科室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突破性开展了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手术,率先在全省县级医院独立开展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和分叉一体式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填补了全省县域内介入诊疗技术的空白。他积极推动丰顺县胸痛中心建设,联合16家乡镇卫生院、120急救中心等单位,借助远程会诊系统、微信胸痛群会诊、医院转诊等方式,搭建起急性胸痛患者快速救治体系。2020年3月份,101岁的黄奶奶因突发胸闷、胸痛被送医救治,在患者年龄高、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的复杂情况下,李雪锋迅速启动胸痛绿色通道,仅用时20分钟为老人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李雪锋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梅州好人”“梅州好医生”等称号。

  44.宋思泉,男,1976年1月生,梅州市蕉岭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

  宋思泉于1996年警校毕业后,一直在梅州市蕉岭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先后勘查各类现场2000多宗(次),提取各类痕迹物证2200余件,通过技术手段直接认定250人次,直接破案159宗,出具各类痕迹检验鉴定书237份。10多年来,他撰写了10多篇有关痕迹技术经验论文,其中3篇论文被载入省级刊物《广东公安科技》。2016年7月,他参加公安部刑侦局组织开展的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成功侦破公安部督办的首起疑难命案——深圳市福田区1999年8月发生的系列杀人案件。2019年,他参加公安部组织开展的物证比对专项工作,积极查询比对物证,共协助破获命案积案7起。

  宋思泉荣立“个人一等功”,荣获“全国百佳刑警”“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45.高东斌,男,1969年11月生,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运行七部生产监督。

  高东斌33年来坚守石油炼化生产一线。2007年,他参与惠州炼油200万吨重整芳烃装置施工建设和生产准备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多起事故隐患,确保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2015年至今,他带领班组参与处理装置隐患18个,避免非计划停工8次,解决生产难题11项,有效避免重大经济损失。他与技术团队提出重整进料换热器采用国产绕管式换热器,为设备节约进口费用4000万元;发明在线打压法,破解重整装置注氯线堵塞难题,避免经济损失500万元;通过研究减少燃料气消耗,使加热炉的热效率由91.2%提高到92%,每年节省燃料费用600万元。2016年,高东斌再次请缨参与惠州石化二期重整装置建设,推动重整装置提前3个月开工,创效7000万元,装置能耗、物耗等指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高东斌还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组织技师破解生产难题,完成创新课题64项,提出参与技改项目15项,创造效益近亿元。

  高东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惠州好人”等称号。

  46.苏超,男,1980年7月生,隆发鞋业(惠州)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2000年,苏超到劳动密集型企业隆发公司负责用工招聘工作,他坚持赴云南省红河州招聘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员工,还积极主导公司聘用残疾人。公司现有1.4万余名员工中,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员工约3000人,残疾人约600多名,为推动残疾人员及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就业做出了贡献。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门外汉,苏超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读书培训、考取资质证书,在实践和学习中总结出用人心得。他为员工家属子女提供生活用房,为残疾人职工配套了无障碍宿舍、上下班接送等优质服务,完善人性化管理,这一系列深得人心的管理措施使得近年来公司人力流失率远远低于周边公司。

  苏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47.王晓怀,女,1985年12月生,汕尾市消防救援支队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三级指挥长。

  2008年,王晓怀毕业后来到汕尾市公安消防支队,一心扑在消防火灾调查工作中,一干就是13年。13年间,王晓怀参与了全市所有复杂的较大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累计700余天,走访调查近千人。每次完成火灾调查后,王晓怀都会及时总结分析工作方法,并向省总队“火调”专家汇报请教,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火调”技术,她制作和讲解的火灾调查案例,在省总队组织的火灾调查教学研讨中获得优秀奖。在多起涉及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的火灾中,她通过科学的火灾调查和原因认定,控制和化解了纠纷,为案件的调查提供了依据。

  王晓怀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消防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消防部队‘清剿火患’专项行动先进个人”“汕尾市善美好人”等称号。

  48.彭松柏,男,1947年1月生,东莞市沙田镇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

  彭松柏2016年起任韶关市始兴县司前镇黄沙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5年来扎根贫困山村,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彭松柏大力发展草珊瑚种植产业,成立黄沙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党员和贫困户100多户参与种植产业,建立种苗培育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运作模式,与公司签订1万亩草珊瑚中药材保价收购合同。2017年1月,在草珊瑚种植产业项目资金还没有落实到位的情况下,他个人先垫资10多万元,确保草珊瑚育苗不错过播种季节。项目启动后,他每天早出晚归和贫困户一起下地劳动,期间他两次因公受伤,仍坚守在扶贫一线。2019年5月,3年的对口扶贫工作已经到期,他主动向组织申请继续留任。2016年至2020年,黄沙村扶贫产业项目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4.3万元、合作社增收15万元、贫困户增收28万元,全村62户贫困户149人全部达到相对贫困户退出标准,黄沙村达到相对贫困村退出“十项”指标。

  彭松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东莞市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东莞好人”等称号。

  49.林德全,男,1985年8月生,中山市坦洲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

  从2010年到2020年,林德全10年间先后被选派参加了第一至四轮扶贫工作,推动扶贫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显著增长,为陆丰、紫金、广宁等3地7村的脱贫工作作出突出贡献。2016年4月至今,林德全参与中山市坦洲镇对口帮扶肇庆市广宁县赤坑镇合成村、北市镇国光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他以产业促发展,大力发展大芥菜、青花椒、番薯等种植产业,建立了大芥菜基地,帮助国光村成立了国光农业合作社,协助贫困户及农户销售农产品,全村41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6400元增加至2019年的1.4万元,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的2.95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11.1万元。他还利用周末回中山的机会推销扶贫产品,实实在在地为贫困户增产创收。

  林德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中山好人”等称号。

  50.梁东孝,男,1983年2月生,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梁东孝自2013年4月至今一直坚守扶贫攻坚一线。2013年至2015年,他驻肇庆市德庆县四围村,帮扶69户贫困户收入从人年均2500元提高到11000元,通过多种增收方式助力村集体年收入从0.69万元提高到23万元。2016年至2018年,他驻肇庆市广宁县大良村,带动贫困户建起12个控温大棚种植黑皮鸡枞菌,帮助50多名农户解决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2400-3000元,项目年盈利约85万元,并通过结合小水电、商铺等项目盘活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年收入达到帮扶前的8倍。2019年至今,他仍坚守在大良村。2020年底,大良村有劳动力的37户贫困户、109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4000元增加到近2万元。全村97户贫困户、197人全部达脱贫标准,退出贫困户,大良村退出贫困村行列。

  梁东孝荣获“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广东省劳动模范”“中山好人”等称号。

  51.张松坚,男,1973年2月生,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法院大泽人民法院副庭长。

  张松坚从事审判执行工作20多年,坚守在民事审判第一线,致力于服务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平安乡镇建设。他年均结案300件以上,审理案件的数量排在全院前列。在双水法庭任职期间,当地涉农纠纷案件时有发生,他主动承担了大部分该类型案件的审理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地精心审理好一个又一个看似细小,却关系农村、社区和谐稳定的案件,以一个民事法官特有的细腻和耐心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纷争。2019年春节前,他受理了一批工人被欠薪的案件,为了工人们能顺利领钱回家过年,他毅然放弃了休假,帮助上百名外来民工领取到工资回乡过年。2020年以来,他充分发挥“张松坚法官调解工作室”的平台优势,大力开展调解工作,钝化各类矛盾纠纷,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与当地党委、政府形成合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张松坚荣获“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广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江门好人”等称号。

  52.李博业,男,1990年5月生,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副科长。

  李博业于2014年至2019年被选派到阳春市合水镇平北村和阳东区东平镇瓦北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两次驻村过程中,他倾心尽力地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帮助贫困户办理医保社保、购置生产资料,邀请专家指导贫困户提高种养技能。他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组织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基地,落实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其帮扶过的5条村、185户466名贫困户全部完成脱贫任务。他还积极推动完善农田水利、道路、路灯、村容村貌等公共设施建设。平北村由集体经济薄弱村变成了“先进村”,瓦北村由省定贫困村变成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李博业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广东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优秀个人”“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阳江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53.周敦荣,女,1964年12月生,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周敦荣从医30多年,带领所在的重症医学科获得了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医药卫生先进集体、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2013年底禽流感流行肆虐,阳江地区相继出现几个重症病例,周敦荣被任命为重症治疗组组长,经过长达3个月的坚守,成功的挽救了两例病人的生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周敦荣被任命为阳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她将中西医结合、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等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她嘘寒问暖,从细微处关心团队及患者的生活起居。从1月23日阳江市出现首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3月6日14例确诊病例全部痊愈出院,周敦荣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没有1天休息,带领团队取得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优异成绩。

  周敦荣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54.冉荣华,男,1970年1月生,湛江市总工会职工维权与服务部部长。

  冉荣华自2016年担任吴川市兰石镇兰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以来,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结对帮扶等思路开展扶贫工作。他先后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对兰石村的污水塘、排污管网、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改善人居环境。他利用国家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及单位自筹资金600多万元,先后发展建设商铺、光伏发电、综合门诊部、种养殖示范基地等多个扶贫产业项目,使村集体年收益达100多万元、贫困户年人均分红2000多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他还集中为贫困户购买农资农具发展生产,发放助学金、大病救助金、节日慰问金和慰问品累计60多万元,为贫困户加固或改造危房33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80多宗。2020年,兰石村120户342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也从2016年的200多万元增加到500多万元,该村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冉荣华荣获“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湛江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湛江市百名优秀扶贫干部”等称号。

  55.李树芳,男,1983年3月生,茂名市消防救援支队站北六路特勤站代理站长助理。

  李树芳2001年12月入伍,从事消防救援工作20载,先后参加灭火战斗2000余次、抢险救援12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300余人。凭着毅力和坚持,李树芳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成为一名技能样样精通的业务能手。他代表广东省消防总队参加粤港澳消防体育运动会,先后2次获5000米长跑冠军。2021年3月15日,茂名市高新区茂名石化化工分部发生闪爆灾害事故,李树芳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率先展开侦察,发现事故现场发生的闪爆共造成4处泄漏点起火,如不及时冷却降温控制,随时会发生爆炸。李树芳带领攻坚小组队员前往最危险的区域,架设多门移动水炮压制火势;并多次深入灾害现场,冒着烈火高温、有毒气体、能见度极低和随时可能发生爆燃的危险,进入着火装置内部关阀断料,连续作战8个多小时成功扑灭火势,完成了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

  李树芳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9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南粤十佳消防卫士”“南粤消防最美家庭”等称号。

  56.孙铁,男,1968年12月生,茂名石化港口分部海上作业队主任技师、班长。

  孙铁坚守海上卸油作业一线25年,成长为我国第一套30万吨级单点系泊系统主任技师,累计参与接卸进口原油量超1.5亿吨,创造国内单点接卸原油量个人最高纪录。他带领团队综合分析摸索出一套符合茂名海域特点的单点操作技术,使油轮系泊和接管时间从投产之初的5到8个小时缩短为40分钟至1小时,操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年节省油轮滞期费达400万元。他带领工作室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先后解决单点安全生产技术难题13项,带队实施国产化设备改造,节约费用200多万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登上外籍油轮容易被感染的风险,孙铁主动报名并首批登轮作业,他和同事一起努力,2020年共接卸油轮68艘,接卸原油1188万吨,为茂名石化全力保供市场作出贡献。

  孙铁荣获“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茂名市突出贡献技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等称号。

  57.林秋怡,女,1993年10月生,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技术员。

  林秋怡2015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深圳的高薪工作,选择回乡从事农业工作。她结合当地荔枝、龙眼等农产品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无数次的水果物流包装测试,改变荔枝、龙眼传统的加工和流通方式,利用互联网销售渠道缓解荔枝集中大量上市的销售压力。她努力钻研冻干技术食品加工领域,较早引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加工荔枝、龙眼等果蔬制品,带领生产研发团队经过近3年的产品及工艺研究,于2016年成功上线并稳定运作冻干生产线,企业因此被评为“广东省创新产业示范基地”。林秋怡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当地增加200-300个农村富余劳动岗位。在与多个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中,林秋怡对鲜果保鲜加工技术进行改造升级,2017年至2019年荔枝累计出口加工量突破3000吨。2017年,她协助公司扩建两个农产品加工中心,通过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带动6个贫困村发展,以实际行动带领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林秋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称号。

  58.徐剑锋,男,1969年7月生,肇庆市德庆泰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动力车间主任。

  徐剑锋1995年加入泰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6年来从一名基层员工成长为管理骨干,负责整个公司热能供应及环保工作。他不怕脏、不怕累,每次修缮污水池和检修生产设备时,总是带头在恶劣的环境里埋头苦干、默洒汗水,即使污手垢面也不带一丝怨言。为了节能降耗,他大胆创新思维改进动力供应工序,2015年进行了定型机余热回收技术改造,2016年进行锅炉余热技术改造,2017年进行了污水生化升级技术改造,为公司的生产技术改造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荣获2014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称号。

  徐剑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59.盘伟岚,女,1980年3月生,肇庆市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高级兽医师。

  盘伟岚2003年大学毕业后,到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工作,1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的检验人员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2013年下半年,公司扩展生产线试水水产疫苗,水产动物房中的实验用鱼连续数批死亡,查无原因。盘伟岚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废寝忘食地工作,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带领团队驯养了20多批共计1万多尾鱼,做了40多个周期的实验,逐步建立检验体系,帮助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个获批上市的水产疫苗生产企业。2017年,盘伟岚参与了禽流感灭活疫苗等新兽药的研发工作,她带领科研小组先后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在她的努力下,禽流感灭活疫苗等新兽药先后获得了新兽药临床试验批件,禽流感疫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作出了贡献。

  盘伟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南粤女职工建功立业女能手”“肇庆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60.朱秀云,女,1972年11月生,肇庆市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校长。

  朱秀云扎根山区教育近30载,累计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市级教学课题10多个,发表论文30多篇。2018年8月,朱秀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新疆伽师县第二小学支教。在一年半的援疆支教生活中,她克服水土不服带来的不适,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为帮助当地学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她从理论到实操,多次为本校及本县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为全县13个乡镇小学语文教师上古诗示范课。在“一结多”传、帮、带活动中,她与受援学校的5名老师结成对子,精心组织策划了“和美杯”教师说课比赛活动,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伽师县第二小学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朱秀云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援疆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

  61.张建华,女,1971年6月生,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校长。

  张建华常年坚守教学第一线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创办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张建华主动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团队引领,完成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她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设置、探索和创新工作;组织教师到省内学校跟岗,与省内高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部署策划每日跟踪师生的健康数据,选取合适的云课平台开展线上授课,培训44位骨干教师组成备课团队,为全区小学生输送微课87节,组织党员老师与近百名防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孩子连线沟通,使学校教学与疫情防控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校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率达到100%。

  张建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最美教师”“广东省书香校长”“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62.庞志雄,男,1975年6月生,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

  庞志雄2017年和2019年连续两期主动申请扶贫,担任清远市清新区蒲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因地制宜投入帮扶资金900多万元发展扶贫产业,推动建设了龙湾工业园污水处理项目、扶贫产业楼项目和百香果、火龙果、花卉、香樟等农业产业项目,产业分红累计达50万元以上。蒲兴村成为清远市扶贫资产管理试点村,产业项目入选清远市2019年产业扶贫典型案例。他推进并完成了村道硬底化、多功能活动室及电商基地、道路亮化、景观美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了全村16条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他牵头出资10万元设立蒲兴村公益互助基金,连续3年开展助学、敬老和慰问活动。截至2020年底,蒲兴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多元,所有贫困户脱贫退出,蒲兴村退出贫困村行列。

  庞志雄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63.徐秀英,女,1967年12月生,清远市人民检察院工会副主席、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

  徐秀英坚守法医岗位30余年,办理法医对尸体检验鉴定案件550余宗、法医损伤鉴定3500余件,为侦查办案部门、刑事审判机关等提供了有效的办案依据。她在清远市检察机关率先建立并实践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办案工作机制,对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检察案件中涉及法医对人身伤亡的检验鉴定证据进行专业的技术审查,筑起了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技术类证据质量监督的一道技术防线。她先后办理法医技术性证据审查案件4000余件,发现并纠正鉴定意见错误或依据不足的案件近200件,有效地防止了因司法鉴定意见错误而导致错案的发生。她坚持对纠错鉴定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使本地法医鉴定错误案件率显著下降。为了将所学专业知识更好服务法治社会,她先后两度开设法医门诊,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

  徐秀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检察机关检察技术工作先进个人”“清远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称号。

  64.黄智勇,男,1973年7月生,清远市公安局教导员。

  2016年5月,黄智勇主动报名到偏僻的连州瑶安乡大营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干就是5年。他走遍全村29户贫困户,摸清帮扶对象分布情况、贫困状况、贫困类型、致贫原因,确定以黄牛养殖作为该村扶贫产业。他组织成立大营村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引进黄牛种牛40头,组织贫困户开荒种植35亩玉米和牧草,建设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黄牛养殖场。黄智勇积极争取支持,帮助大营村18户贫困户改造危房,让他们住进了干净明亮安全的新房子。他带领村“两委”多方联动,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大力开展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和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工程,建设了民心引水工程、村中巷道硬底化以及雨污水处理系统,安装1.5公里的路灯,修建两条灌溉渠,一点一点改变大营村的落后面貌,使大营村被评为清远市“美丽乡村建设整洁村”。

  黄智勇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广东省公安机关优秀教官”等称号。

  65.郭连波,男,1986年6月生,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站长助理。

  郭连波进入消防队伍15年来,参与灭火救援行动2400多次,抢救被困人员540余人,挽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近3000万元。2013年“5·15”清远市佛冈县抗洪抢险中,佛冈县水头镇莲瑶村8名群众被困,情况十分危险,郭连波与其他救援人员接报后立即奔赴现场。在营救一名60多岁的老婆婆时,老人被湍急的水流淹没,正在楼房上协助救援的郭连波在未佩戴安全腰带的情况下,毅然跳入水中,一手抓住安全绳,一手将老人托起营救上岸,郭连波也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跳水哥”。2020年6月7日至9日,佛冈县出现历史最大降雨量,受灾人口3.6万余人。冒着山体塌方、水流湍急的危险,郭连波与队友经过三天两夜连续作战成功救出14名被困人员,疏散105名群众。

  郭连波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荣获“全国消防部队抗洪救援先进个人”“南粤消防十佳卫士”“清远市道德模范”“清远市最美消防员”“清远好人”等称号。

  66.周国辉,男,1984年10月生,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百加消防救援站站长。

  从事消防救援工作13年来,周国辉参与灭火救援行动8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420余人。2020年6月6日开始,清远市出现近5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龙舟水,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短时间内消防接警数量达到了历史峰值。周国辉主动请缨带队到灾情最严重、任务最艰巨的地方去,白天黑夜连轴转,连续作战42小时,解救转移被困群众上百人。6月8日凌晨1时34分,接到有数十名群众被困在移动板房的警情后,周国辉率队立即赶赴现场。在移动板房被急流洪水阻隔,距离安全区约60米,板房西侧有一条深约4米的小河的情况下,周国辉带领一名消防员携带安全绳徒步涉水前往板房,期间3次失去重心没入水中,险些被急流冲走,最终利用身上的安全绳搭建了绳桥,成功开辟了救援通道,将板房内86名被困群众全部被转移至路边的安全区域。

  周国辉荣获“广东省十大优秀政府专职消防员”“清远市道德模范”“清远最美退役军人”“清远市最美消防员”等称号。

  67.陈燕红,女,1977年11月生,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村委会主任。

  陈燕红2013年创建了隔坑村“妇女儿童之家”,定期组织益智科教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法制政策宣传课堂共100多场次,丰富乡村妇女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她采取“农村淘宝+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帮助农村妇女发展创业就业,使隔坑村的留守儿童由原来500多名降到50多名。陈燕红通过土地流转、扶贫车间、招商引资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创收。她先后引进隔坑脱贫产业示范园、虾稻生态共作基地等4家企业入驻,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帮助一批贫困户和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还能获得租金分红,每人年收入提升约1.5万元。2020年,陈燕红利用隔坑村的地理优势建设隔坑扶贫车间,免费为当地群众提供仓储、农机使用、技术指导等服务,每个种植户每年可节省4万元的支出。2020年,隔坑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万元,同比增长约20%。

  陈燕红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清远市十佳乡村新闻官”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广东百户最美家庭”。

  68.林礼腾,男,1945年3月生,广东全福陶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礼腾自1979年以来,开始创办陶瓷制造企业,他创新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质量,其陶瓷产品畅销全国和世界各地。1990年起,他潜心研制极富偶然性和神秘性的珍贵名瓷——曜变天目陶瓷,因其配方特殊、烧制困难、成品率极低,几万件产品中往往只有一两件满意的成品,幸存于世的只有3个中国宋代曜变天目茶盏。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林礼腾成功掌握了失传700多年、号称陶瓷烧制“神技”的曜变天目陶瓷烧制技艺,且烧制作品色彩丰富度、器型多样性和成品率等均较南宋时有很大的提升。2007年7月,其发明的“红色曜变天目陶瓷制作方法及其使用的陶瓷釉”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2016年4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门召开了“曜变天目瓷器珍品鉴赏会”,认定林礼腾的“耀变金圈釉”是对该釉种的重大创新。多年来,林礼腾的作品获国家和省市各类大奖30项,先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湖南醴陵博物馆等展馆收藏。

  林礼腾荣获“感动潮州人物”“潮州市最美工匠”等称号。

  69.徐名伟,男,1974年3月生,揭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徐名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医22年来,他致力于心血管病疑难危重症救治,改变了揭阳地区冠心病防治落后理念和治疗手段。他以第一作者撰写13篇论文发表于国内权威学术刊物,开展的脑钠肽检测项目成果得到临床大力推广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徐名伟毅然担起揭阳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重任,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抢先动员全院医护人员接受培训,牵头在3天内建立起一站式发热门诊,部署全院防疫抗疫工作,时常与救治组会诊、讨论治疗方案至半夜。至2020年4月25日11例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患者零死亡、院内零感染。

  徐名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东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五、孝老爱亲(10名)

  70.廖晓瑜,女,1981年11月生,广州市执信中学教师。

  作为一名警嫂,廖晓瑜包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孝顺父母,照顾家里患重病的两位老人,用心培育孩子,全力支持丈夫奋战在打击犯罪最前线。结婚10多年来,丈夫只在家里吃过3次年夜饭,每逢丈夫春节值班,她都坚持为坚守岗位的丈夫和值班民警做团圆饭。2006年,廖晓瑜临盆在即时,仍毅然支持丈夫前往省外进行抓捕工作。廖晓瑜的家婆患有风湿病和白内障,她定期带家婆到医院治疗复查。父亲和家公重病时,她帮老人洗漱、喂饭、擦身子、倒屎倒尿,不知疲倦地带着他们奔波于多家医院求医,没有半句怨言。廖晓瑜经常参加慰问孤寡老人、关爱特殊儿童等志愿服务,每逢传统节日自掏腰包为孤寡老人买生活用品,她还经常走进社区和机关单位,开展好家风志愿宣讲共计50多场,受益群众达3万多人次。

  廖晓瑜被评为“广州好人”“广州好青年”“广州市三八红旗手”。

  71.庄杰,男,1972年9月生,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越秀区税务局二级主办。

  2005年,庄杰的妻子被查出患有脑膜瘤病,10多年间,他坚持为妻子四处求医,照料陪伴妻子经历了5次开颅肿瘤切除大手术和3次大剂量的放射性治疗。2011年,庄杰的父母相继中风,生活不能自理。2017年妻子不幸去世后,庄杰既当爹又当妈,养育两个年幼的儿子,每天穿梭在照顾老人小孩和繁忙的工作之间。庄杰的岳父岳母年事已高,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在遭受失去女儿的打击后身体每况愈下,庄杰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千方百计为他们补充营养,白天在单位忙了一天的他,晚上回到家还坚持为老人烫脚、按摩。

  庄杰家庭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最美家庭”。

  72.王燕玲,女,1975年4月生,广州市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级主任科员。

  王燕玲的丈夫是一名飞行员,2000年结婚后,王燕玲一直面临着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独自照顾家庭等困难。期间,她曾3次随军调动、5次搬家,家中大小事务都是她一人扛起。丈夫是家里的独子,公婆退休后,王燕玲主动把二老从老家接到身边照顾。繁忙工作之余,她抽出时间照顾二老起居,陪他们散步健身,带他们旅游散心。每当公婆身体不适,她总是陪护在旁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有一次,公公因病接受手术,她每天在单位、医院、家三点一线来回奔波,半个月下来,公公康复出院,王燕玲却明显瘦了一圈。两年前,家婆被确诊为结肠癌,她又是忙前忙后,联系医院让家婆得以及时接受手术治疗。2019年,王燕玲将自己父母从老家接到广州,用瘦弱的肩膀坚强地扛起照顾四位老人的重任。

  王燕玲荣获“广州好人”“羊城最美军嫂”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广东省文明家庭”。

  73.王珊,女,1978年4月生,广州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

  王珊曾任武警吉林总队通信站主任,在部队服役期间,7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武警部队评为“巾帼先进个人”,多次被武警吉林总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王珊与同为军人的丈夫结婚,夫妻二人长期两地分居。2007年,夫妻二人的孩子出生后,很多时候只有她和孩子在家,她既当妈又当爸悉心抚育孩子成长。2009年,王珊的父亲患肝癌,先后进行了6次手术。为了挤出时间到医院照顾老人,她把刚满18个月的孩子送进了保育机构,学着煲汤煮饭给老人喂食。担心妈妈太劳累,她还将弟弟妹妹接到家中照顾,直至弟弟妹妹结婚成家。2013年,远在湖南的家婆被诊断为肺癌,王珊主动将老人接到身边,联系医院进行手术,忙前忙后悉心照顾老人。2015年,为了解决这个双军人家庭面临的现实困难,她不得已脱下了自己最爱的军装。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在部队屡立战功。

  王珊荣获“武警部队十佳军嫂”“羊城首届最美军嫂”等称号。

  74.柯国,男,1967年8月生,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桂花社区居民。

  柯国是一名伤残军人。1998年,弟弟柯权被检查出白血病,柯国四处奔波找亲朋好友求助,最终筹借到13万元医药费为弟弟医治。2002年,柯权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弟媳在次年改嫁他乡,留下4个孩子跟随爷爷奶奶在湛江徐闻县乡下生活,其中最大的10岁,最小的仅有4岁,柯国毅然承担起4个侄子侄女的抚养费用。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仍保障侄子侄女们的温饱,他还寻求政府帮助解决了侄子侄女的入学就读问题和户籍问题。2006年,柯国的父亲被检查出肝癌晚期,柯国也因单位改制而下岗,他选择将在珠海唯一的住房,以最快的速度、低廉的价格变卖,为父亲筹集医疗费。令柯国欣慰的是家中所有孩子都相继顺利完成学业,最小的侄子柯堪宏也受其影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柯国荣获“珠海好人”“珠海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75.邹艳玲,女,1979年4月生,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汕湛分公司厨工。

  2000年,邹艳玲从河南商丘嫁到广东五华。2005年,家婆因为中风开始常年卧床,到2015年更是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其丈夫是路桥公司的一名司机,每天早出晚归地忙于生计,儿子在上小学,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便落在她的身上。刚开始,她不知道该如何护理老人,但是她不辞辛苦,在网上搜集护理知识,还经常到卫生院请教护士。16年间,她任劳任怨每天重复着给家婆喂饭、喂水、洗澡擦身、清洗衣物等繁琐的护理工作,给家婆无微不至的照顾。2017年,丈夫突遇车祸需要进行开颅手术,邹艳玲在悲痛中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四处奔走借钱筹措高额的手术费,挽救了丈夫的生命。为了照顾丈夫、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偿还借来的手术费用,邹艳玲每天在下班后还要打几份零散杂工,尽管生活艰难,依旧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邹艳玲荣获“梅州市最美媳妇”称号。

  76.林桂泉,男,1965年1月生,梅州市平远县东石镇东汶村村民。

  1987年,林桂泉与妻子刘环英结婚。1992年,妻子刘环英遭遇车祸,肢体残疾高位瘫痪,家中还有一双儿女需要照顾。林桂泉每天天未亮就起床做好早餐,为妻子端水洗脸、按摩腿部、做伸展锻炼。常常是照顾妻子和子女吃完早餐后,他自己来不及吃上一口热饭就带着工具去建筑工地干活。晚上回到家,一身泥浆的林桂泉来不及洗漱换去脏衣服,又马上忙家务活。长年不规律的饮食导致林桂泉胃出血,过度劳累让他脊椎受损,营养不良使他身体瘦弱,50多岁的他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林桂泉担心妻子久卧会失去知觉,坚持半夜起床数次给妻子翻身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经常直至凌晨才能安稳地睡一会觉。妻子大小便失禁,林桂泉不厌其烦地为妻子清洁卫生。在林桂泉的精心护理下,妻子的肢体终于可以进行轻微活动,她还学起了刺绣用以减轻丈夫的负担。

  林桂泉荣获“梅州好人”称号。

  77.林奕彤,男,1993年6月生,汕尾市汇通教育实业有限公司业务员。

  2014年,林奕彤的父亲被确诊为食道癌,治疗费用要10多万元。其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工,弟弟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而自己才大学毕业不久没有可观的收入,手术、化疗等费用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林奕彤拼尽全力四处筹钱为父治病,但2015年1月父亲还是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2016年6月,其母亲被确诊为结肠癌,其白天到医院照顾母亲,晚上做代驾赚钱,为了省钱,他每次都早起花上1个多小时走路去医院。2020年3月,母亲不幸离世,他毅然承担起照顾弟弟的重任。弟弟自幼患有精神分裂症,一直需要药物维持,有时一发病就会离家出走,需要有人经常守着他。林奕彤说,照顾弟弟是当哥哥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有多困难,都不会放弃弟弟。

  林奕彤荣获“汕尾市善美好人”称号。

  78.梁锦花,女,1966年10月生,江门恩平市那吉镇圩镇社区居民。

  梁锦花于1995年结婚,婚后育有3个子女,与她的公婆、小叔子组成了一个8口之家。26年来,梁锦花不仅孝敬公婆,服侍父母,养育3个子女,还照料智力障碍的小叔子。梁锦花的儿子出生后不久被诊断为脑瘫,丈夫下岗又患有腰椎疾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变得更加艰辛。梁锦花对孩子不离不弃,帮助丈夫排除消极情绪,积极寻找生活出路。梁锦花公婆身体较差,家婆经常入院治疗,2020年家公做了一场大手术,她尽心尽责地照顾老人。为了增加收入,夫妻两人在市场经营包点生意。梁锦花白天上山采摘粽叶和粽带,晚上包粽子及整糍,经常工作到很晚,任劳任怨地支撑着这个大家庭。

  梁锦花荣获“江门好人”称号。

  79.高妙娟,女,1964年9月生,潮州市饶平县大门坑村村民。

  高妙娟的家公双脚严重瘫痪,身体不好,但她任劳任怨照顾老人30余年,每天为老人洗头发、剪指甲、洗抹更衣、端屎端尿、清洗被单衣物,还时常抱着老人到室外晒太阳,给老人按摩双脚。高妙娟还经常回娘家看望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需求,为父母打理家务,陪父母说话。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十分孝顺,常常给爷爷讲故事、按摩、端饭送水,陪爷爷下象棋,缓解老人的孤独寂寞。高妙娟的家庭以种茶和青竹梅为主要经济来源,每到摘茶时节,天未亮她就要起床为家人煮早餐,然后到茶园摘茶,直到天快黑才回家。家里日常所需的瓜果蔬菜,从播种到收获,都离不开她的勤劳耕耘。多年的操劳让她积劳成疾,但是家里的方方面面她都亲自打理,再忙也不忘老人的饮食起居和卫生清洁。

  高妙娟荣获“潮州市十大孝贤青年”称号。

[责任编辑:吴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