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鸡娃”背后是焦虑

时间:2021-01-22 来源:湛江文明网

  近年来,“鸡娃”成了热词。它可以用作动词,意为家长不断给孩子“打鸡血”,又谐音“激娃”,取其激发孩子潜能之意。它又用作名词,那些被打了“鸡血”,长期要参加课外班、兴趣班、辅导班的孩子,被网友们喊作“鸡娃”。甚至有些家长专门在网上开了贴、组了群,分享给孩子课外学习用的“鸡娃好料”。

  “鸡娃”,光是听称呼,就觉得心酸。只有当“鸡娃”通过培训、考试,被普遍认为学有所成时,才能换一个称呼——“牛娃”。看看网上“鸡娃”变“牛娃”的“达标线”,更是胆战心惊:单说识字这一项,一个6岁“牛娃”的识字量已经达到千字以上,有些“牛娃”的识字量甚至已经达到了四五千字,而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最终达到的识字目标是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更不用说英语、数学那些,“鸡娃”变“牛娃”,那是靠两三岁“喂”中英双语教育、五六岁“喂”奥数初阶做题变来的。

  “鸡娃”的背后,反映出家长的无奈与焦虑。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被抛离太远,不得不“鸡娃”。

  在别人看来,“鸡家长”不值得同情,“鸡娃”都是家长的功利心、攀比心的错,是家长把分数看得过重的应试心理在作祟。但笔者朋友的一句话一针见血:“别人都在‘鸡娃’,你敢不‘鸡’?”确实,除非孩子天生就是“牛娃”,否则哪位家长又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拒绝给孩子打一筒“鸡血”呢?特别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天天放学时间就蹲守在学校附近派传单、加微信,然后给家长们发最新的“内幕”信息,无非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取得了什么证书因此被某牛校“点招”、某某学校已经开始收简历了、某某学校面试技巧来了、某某名校刚刚暗中进行了测试……“贩卖焦虑”的背后,无非就是想多点人去上补习班、培训班。都知道这些事为了坑钱,但看着亲朋好友、邻里左右的孩子都去上补习班了,你确定能继续“佛系”养娃?听到孩子回家说班里的同学们下课回家了还有一大堆培训班要去上,你确定能对孩子说“我们来玩游戏吧”?家长“鸡娃”的背后,首先是自己受刺激了:被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刺激,被培训机构刺激,被“别人家的孩子”刺激……

  “鸡娃”现象的出现,该反思的只有家长吗?(湛江日报 关月)

[责任编辑: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