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市级

教育扶贫“扶智”更“扶志”打开农村学子希望之门

时间:2021-01-28 来源:湛江文明网

  教育是最长远的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农村孩子对这句话的体会尤为深刻,他们渴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农村孩子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城市孩子更多、更大: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基础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农村孩子家距离学校较远,要花较长时间去上学。为了保障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廉江莲塘口小学在“全面改薄”项目资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投入约120万元,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通讯员供图

  教育资源下沉

  让乡村学校焕发生机

  廉江市河唇镇莲塘口小学座落在美丽的鹤地水库之滨,创办于1937年,是革命老区学校。因为年代久远、资金有限、地处偏远,莲塘口小学校园已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校舍墙面斑驳、教学设施设备简陋,距离人民群众所期望的教育环境有较大距离。近年来,学校在“全面改薄”项目资金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投入资金约120万元,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建设,逐渐打造出温馨的育人环境。走进校园,呈现于眼前的是整洁有序的校舍、宽敞明亮的教室。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处处呈现着温馨的育人氛围。校园正大门综合楼上的10个立体大红字“今天我努力,明天我成才”。艺术长廊的展板上书写出党和政府的温暖;校园墙面上的国学经典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底蕴;早晨校园内书声朗朗,孩子们朝气蓬勃,师长们平易近人,整个校园洋溢着“家”的温馨。

  在廉江市河唇中学,记者看到了该校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五层宿舍楼,学生宿舍内务整洁,学生食堂操作间透明可视,厨房监控连接至廉江市食药监局,切实保障学生的食品安全。河唇镇面积辽阔,学生上学路途远,河唇中学住宿生占全校学生九成。初三学生小庞家住白藤村委会,此地与化州接壤,距离学校25公里,骑自行车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学校。如果是走读,那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小庞从初一下学期开始,他就开始独自上下学,每周五下午骑车回家。住宿生活让他更早独立,融洽的集体生活让他很有归属感。

  不断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

  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家住偏远地区的孩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上学,路上的奔波让他们疲于应对。为了保障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市认真处理农村学生就近上学与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关系,

  为了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更好地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件要求,不断强化规划引领,公共资源配置对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重点保障。我市明确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即小学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每生每年1950元,在此基础上,对欠发达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增加安排公用经费,2020年按寄宿生生均每年安排350元;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

  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按标准化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配齐生活及卫生设施设备,基本满足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寄宿需求。目前,全市263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全部评估认定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100%。

  除了资金保障,我市不断强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达标,保障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音体美设施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设置必要的功能教室,改善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全市585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部评估认定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100%。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我市坚持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对乡镇寄宿制学校重点保障。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19-2020年间,我市积极推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提升教育质量。全市累计投入6.22亿元,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基本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短板,加强宿舍、食堂、厕所和体育运动场地建设,配齐洗浴、饮水等学生生活必需的设施设备,全面改善学生吃、住、学、文化活动等基本条件,满足偏远地区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湛江晚报 记者 文秋华 通讯员 包丹)

[责任编辑:林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