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调顺跨海大桥6月28日正式通车

时间:2021-06-28 来源:湛江文明网

  

6月28日,调顺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长龙卧波起飞虹,一桥飞跃千重浪。

  6月28日,广大市民翘首以盼的湛江市调顺跨海大桥将迎来正式通车的喜庆一刻,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当日18时起,湛江市民即可驾车上桥。

  从2017年12月下达开工令之日起,2500多名大桥建设者奋战在湛江湾两岸,历时三年多令天堑变通途,在蓝天碧海之间“雕琢”了一座颜值与实力并驾齐驱的“长龙”。

  驰骋于“风调雨顺”的坦途,穿越两道高高耸立的“湛江红门”,“十四五”新征程上的这座“湛江跨度”,让湛江的城市骨架更为舒展,让市区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让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添动力。

  6月26日,湛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前往调顺跨海大桥,体验了10分钟飞跃湛江湾的“湛江速度”。

  从何处上桥?去往何处?

  记者一行驾车从赤坎海田路出发,驶至遂溪文车村以南枢纽立交对接G325改线段处。从此处往桥上直走,便是玉湛高速的赤坎入口。记者驱车从桥底直行,穿过红绿灯向右转,即将驶入调顺跨海大桥。

调顺跨海大桥东连海东快线。

 

  此处标识清晰,蓝色路标上的“调顺跨海大桥”非常醒目。新修建的路面崭新宽敞,广大市民一看便知,沿着这条宽敞的大路,即将通过调顺跨海大桥,去往海东快线。

  向前行驶,道路中央的隔离绿化带绿植郁郁葱葱,道路两旁入眼也是一片“养眼”的绿。不多一会,就来到了黄略镇许屋村许屋学校。这里也是该村村民日常出入的交通要道,因此在此处设置了红绿灯,限速40公里/小时。过了红绿灯,双向四车道变成了双向六车道,视野瞬间更为开阔,也进入了调顺跨海大桥的“序章”。

  市民若想从坡头方向上桥,则在坡头区龙头镇山塘村连接海东快线交汇处上桥。该段初始同样设置双向四车道,在海东快线路口不远处,为方便村民出入,也设置了红绿灯。由于道路离村民居住地较近,道路两边安装了消音板,降尘降噪。

  调顺跨海大桥全长9.36公里,大桥主桥全长591米,主跨296米,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整幅桥面宽37.5米,路面宽度32米,采用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六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

  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调顺跨海大桥路线起点至终点的距离,如果从文车桥位置出发,按照以往走G228国道转海东快线去到终点的话,需要23分钟左右。调顺跨海大桥开通后,只需要不到10分钟即可跨过湛江湾两岸,大大缩短了遂溪、麻章、赤坎至坡头的时间。

  “调顺跨海大桥属于免费的开放式桥梁,接下来的运营管养也将由中铁大桥局负责。”中铁大桥局调顺跨海大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调顺跨海大桥是湛江市路网规划中湾区内环的北线组成部分,是湛江市区与海东新区的重要连接纽带。作为构筑起湛江市“北连高速、南通港区、西进城区、东接机场”的对外快速连接通道,调顺跨海大桥将与湛江吴川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无缝衔接,全程高速,畅通无阻,预估40分钟可直达湛江吴川机场。

  同时,他提醒,在调顺跨海大桥上行驶需注意限速行驶。非机动车与行人不能上桥。

  桥上能看什么风景?

  车辆在平整宽阔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一路驰骋。

调顺跨海大桥引桥交通标识已经完成。

 

  桥面两侧波形护栏、防抛网、路面标识等设施一应俱全,中央一排路灯如守卫者般整齐划一地守护着大桥。

  行进了两三分钟,两座雄伟的“湛江红门”映入眼帘,并逐渐变大、变高,大桥主塔的“中国红”在蓝天与碧海之间格外醒目,蓝、红、绿三原色在天地间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景。

  越往“红门”驶进,视野中位于红门上部的“印章”便越发清晰。“印章”中篆体书写的“调顺”二字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具有浓重的中国元素和地域特色,蕴含和美协调之意,与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的“中国结”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让这个湛江新地标承载着和谐幸福、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今年5月7日,随着调顺跨海大桥主塔涂装工作顺利结束,高达142米、以传统的“中国红”为主色、寓意“风调雨顺”的“湛江红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成。这是调顺跨海大桥景观最美的地方。乘客经过这里可看到海面波光粼粼,海鸥在红树林里翔集,观日出,赏晚霞,看天上云卷云舒,观海上潮涨潮退……

  据介绍,按照大桥设计预估,调顺跨海大桥一天可以满足8万辆车通行,高峰期时一个小时可以满足1万辆车通行。

  目前大桥路面监控、十字路口红绿灯安装均已完成,正在紧锣密鼓安装景观灯,待安装调试完毕,每当夜幕降临,桥体、主塔景观灯将逐一亮起,五彩斑斓的灯光与湛江湾海水波光交相辉映,可谓一座桥、一处景、一首诗。

  精品桥梁如何建成?

  大桥在三年多的建设中,中铁大桥局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克服地质条件复杂、海上施工环境恶劣、台风影响频次高等困难,发挥建桥国家队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

  大桥主塔相当于50层楼的高度,西主墩于2018年11月开始第一根钢护筒施工,从海底110米到海上136.9米,从一无所有到正式封顶,历时21个月。

  在大桥主墩基础钢护筒施工中,因钢护筒长度长、重量大,垂直度要求高,插打难度极大,中铁大桥局运用“十字交会法”,采用打桩船插打钢护筒,保证了垂直度在千分之三以内,这在全国属首屈一指的技术。

  在千分之三的垂直度的基础上,项目部攻关改良钻孔桩钻机“新钻头”,钢筋笼采用内外笼分开下放的新工艺,让单根桩基从平台到成孔的过程由平均需要15天缩短至只需5天。

  为确保跨海大桥工程质量,主塔采用与港珠澳大桥一样的环氧钢筋、C5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外表面均涂装防腐材料。

  为了减少环氧钢筋在运输过程中损坏,项目部专设一间钢筋加工厂,把加工环氧钢筋的专家和机械从中山“搬到”施工现场,专人负责,现场安装,确保大桥防腐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引桥部分采用现浇梁与预制梁结合的方式,工厂化制梁显著地提高了工效,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同时,缩短了工期,更突出了“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

  高温、多雨、台风是雷州半岛最典型的天气。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支配下,大桥人每天不仅要挑战工程难度,还要与盛夏暑气、寒冬冷风、台风暴雨等各种恶劣的天气作斗争。尽管如此,每一位建设者都丝毫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谱写了一曲雄壮动人的奋斗者之歌。

  2020年受疫情影响,工期滞后了两个半月。复工以后,项目部大干快干,快速将落下的工期全部抢回,不断创造“湛江速度”,有力保障了大桥如期通车的目标不动摇。(湛江日报 文/记者 陈彦 何有凤 图/记者 张锋锋)

[责任编辑:赵彬]